金属热处理工艺中的“四把火”,基础!

在金属冶炼过程中,同样的原材料配比,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,会得到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能各异的产品,导致在直读光谱仪上测试时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。所以在用直读光谱仪测样时,一般建议用户使用对应的标样进行类型校准。
通过学习热处理中最为典型的“四把火”工艺,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样品中的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能差异。

热处理工艺过程:
一、退火
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,然后使它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,称为退火。退火得到的组织通常是珠光体和铁素体。退火的目的,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,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,细化晶粒,提高钢的力学性能,减少残余应力。同时,退火可降低硬度,提高塑性和韧性,改善切削加工性能。

退火可以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,大多属于半成品热处理,或称作预备热处理。退火丝是利用退火工艺生产典型金属制品,如下图。退火丝是用低碳钢冷拔、加热、恒温、保温等工艺而成的一种软质铁丝产品。铁丝按用途不同,成分也不一样。将炽热的金属坯轧成6.5mm粗的钢条也就是盘条,再将其放入拉丝装置内拉成不同直径的线,并逐步缩小拉丝盘的孔径,进行冷却、退火、涂镀等加工工艺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铁丝。

二、正火
正火是将钢加热到某温度以上,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,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,得到的组织通常是索氏体。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,对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粒,提高综合力学性能。

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更快,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小一些,其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。

正火主要应用于:
①低碳钢。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,韧性也较好,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;
②中碳钢。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;
③工具钢、轴承钢、渗碳钢等。可以消降或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,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组织;
④铸钢件。可以细化铸态组织,改善切削加工性能;
⑤大型锻件。可作为最后热处理,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;
⑥球墨铸铁。使硬度、强度、耐磨性得到提高,如用于制造汽车、拖拉机、柴油机的曲轴、连杆等重要零件。

淬火是将钢加热到某温度以上,保温一段时间,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冷却介质中,使其温度骤然降低,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降温条件急速冷却,而获得以马氏体或下贝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。淬火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,但要降低其塑性。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有水、油、碱水和盐类溶液等。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,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具、模具、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,如齿轮、轧辊、渗碳零件等。
另外,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,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、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。表面淬火常用的方法有感应淬火和火焰淬火。

四、回火
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,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的热处理方法称为回火。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,降低硬度和脆性,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。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,可将回火分为低温回火、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。

(1)低温回火(150-250℃)
低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,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钢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,降低其淬火内应力和脆性,以免使用时崩裂或过早损坏。它主要用于各种高碳的切削刃具、量具、冲模、滚动轴承以及渗碳件等,回火后硬度一般为60HRC左右。

(2)中温回火(350-500℃)
中温回火的目的是获得高的屈服强度、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。因此,它主要用于各种弹簧和热作模具的处理,回火后硬度一般为45HRC左右。

(3)高温回火(500-650℃)
习惯上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,其目的是获得强度、硬度、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。因此,广泛用于汽车、拖拉机、机床等的重要结构零件,如连杆、螺栓、齿轮及轴类等。回火后硬度一般为260HBW左右。

   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。